不图名利不图“官”行医治病不图钱 --探访民间赤脚中医柴聚
- 2020-06-28 17:23
- 网络
(记者李迎新)在平顶山市鲁山县磙子营乡韩信村,有这样一位70岁赤脚中医他的名字叫柴聚,只要问起当地的乡邻此人咋样时,村民都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!
记者见到柴聚,柴大夫没有豪言壮语,只见柴大夫正在一丝不苟埋头为患者诊病,把患者的情况问的特别详细,记者看到诊所的墙上挂满了患者治愈后送给柴大夫的锦旗和牌匾。
柴聚,自幼家境贫寒 ,家里兄弟五个,幼年时经常遇到家里有人生病却请不来医生的窘迫,柴聚年少时就暗下决心,我要学医,我要治病救人!
柴聚12岁时,拜师滚子营乡沽汑村祖传数代儿科名医薛文庆门下,柴聚白天干农活,夜里煤油灯下苦读药书至深夜,柴聚聪明好学,深得老师赏识,老中医悉心教导,柴聚刻苦学习四年,熟读汤头方剂,熟练掌握中医理论。随后在薛文庆医生的推荐下,并带柴聚拜访当地名医王德谱。并成为了王德谱的关门弟子,跟随王德谱潜心学习八年。王德谱是清末进士,曾在天津大考试中考取全国第二名,许昌地区第一名,王德谱担任过尉氏县县长,在民国时担任过鲁山第一区区长,解放后弃政从医,被称为药到病除“在世华佗”。
柴聚在他5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,不论穷富,只要是来看病的患者应治尽治,从不多收患者一分钱,没带钱,药先取走,等有钱了再给,从不上门讨账,几十年以来赊出去的药钱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。
柴聚从青年时期起,就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,不论春夏秋冬,几十年不变。 他已年近古稀, 但他坚持阅读的习惯不变。除了从书本学习外,他还向有经验的医生学习。
柴聚认为,学无止境,学习必须持之以恒。中医的理论深奥而广博,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活到老、学到老的恒心,是不易掌握的。他对于每一部中医文献,无论篇幅大小,都坚持逐章逐节、逐字逐句地细读,而且反复地读。柴聚说,每读一遍,皆有新的启发,只有细细琢磨,才能举一反三。病有万端,药有万变,只有刻苦学习,才能把病看好。
柴聚不仅精通内科,妇儿科亦为所长。他认为妇儿科与内科,只有见证的异同,而无本质的区别。由于妇、儿的生理、病理特性,妇女有经、带、胎、产,儿童有麻、痘、惊、疳,其余疾病基本与内科相同,因此,他在精于辨证的基础上,在妇儿科诊治上也有独到之处。
对于妇科,他以调理气血为主,以舒肝和脾为枢机,运用寒则温之,热则清之,虚则补之,瘀则消之的大法,临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。
对于儿科病,柴聚特别强调小儿的生理特点。认为小儿属稚阴稚阳,非纯阳之体,易虚易实,易寒易热,必须认真运用四诊的诊察手段,平脉息,察指纹,望面色,审苗窍,听声音,观动作,综合分析以得出正确诊断,并注意稚阴稚阳之体不任攻伐。儿童无七情内伤症,但腠理不密,易感风寒咳嗽及急性烈性传染病,肠胃脆弱,易得伤食伤冷之症。蒲辅周诊治的儿科疾病均为危重急症,其救治之成功更体现了他在四诊方面娴熟的技术,其判断之准确,用药之精当,足堪儿科医效法。
柴聚老中医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,远近闻名,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的越来越多。其中贵州省贵阳市的刘先生夫妇患有不孕不育,40多岁夫妇没有子女,两人跑遍全国各地,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,但仍然还没有治好不孕不育,做了两次试管婴儿也没有成功!医院医生告诉刘先生,“抱养一个算了!别治了!”。后来几乎完全绝望的刘先生听说柴聚老中医擅长治疗不孕不育后,刘先生夫妇在熟人的带领下,两人千里迢迢从贵阳来到鲁山县韩信村,找到了柴聚。柴聚仔细切脉诊断,“ 忧则伤脾,怒则伤肝,肝脾郁结,血气不和,宫寒导致不育”,随因症施药,一个多月后刘先生夫妇终于成功怀孕,四个月后已检查是个男孩,刘先生兴奋的三天没有睡觉,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健康活泼的男孩,刘先生夫妇两个为表感谢,千里迢迢从贵阳送来锦旗“医德高尚,妙手回春”。
柴聚初学医术时,老师教导说:“学医的宗旨是治病救人,有钱人治,没钱人也要治,不能看病人痛苦而不管,柴聚几十年来始终秉承“患者至上,治病救人”宗旨。 柴聚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,理论渊博,为千万患者解除了病痛, 柴聚一向对自己严格要求,从不文过饰非。他早年在外乡行医,且已享有盛誉,现在已到古稀之年,早些年就把诊室迁回了老家韩信村,继续把中医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下去,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zyysn.com/yejie/6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