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性外斜视危害大,20 岁患者在南昌爱尔眼科重获 “正眼” 未来
- 2025-03-24 16:48
- 网络
近日,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接诊了一位 20 岁的先天性外斜视患者吴女士。吴女士自幼便察觉眼睛向外偏斜,近年来,病情愈发严重。门诊检查中,杨主任发现,吴女士右眼裸眼视力0.8,经-0.75DS镜片矫正后,视力可达1.0;左眼裸眼视力0.4,通过 - 1.25DS/-1.25DC×170°镜片矫正,视力也能达到1.0。在33cm看近及5m看远时,其眼位向外偏斜达 60 三棱镜度,且左眼比右眼高 6 三棱镜度。经检查,吴女士双眼的二级、三级视功能已遭破坏。最终,吴女士被诊断为先天性外斜视、左眼下斜肌亢进以及双眼屈光不正。
在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与准备工作后,杨秋艳主任为吴女士实施了斜视矫正术。手术过程中,将吴女士左眼外直肌后徙 7mm,左眼内直肌缩短 8mm,整个手术进展顺利。术后,通过斜视矫正手术、验光配镜以及双眼视功能训练,吴女士的眼位现已恢复正常,双眼二级、三级视功能也在逐步恢复之中。
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介绍,先天性外斜视属于先天性疾病,通常存在家族遗传因素,多在出生或出生后六个月内发病。该病症大多表现为恒定性外斜视,间歇性较为少见。患者斜视角较大,单纯依靠佩戴眼镜无法矫正,且先天缺乏双眼单视条件,对视功能的危害极大。这类患者双眼视功能欠佳,无同时视及融合功能,视网膜对应缺失。多数患者双眼可交替注视,若一眼注视不良,可能合并弱视。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眼外肌肉位置发育异常,或是眼外肌自身发育异常、中胚叶分化不全、眼肌分离不良、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缺陷,亦或是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引发。先天性外斜视常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、垂直分离性斜视、A-V 型斜视、眼球震颤、神经系统异常以及颅面畸形等情况,患者的立体视和双眼注视功能较差。治疗方面,主要以手术为主。杨主任建议,在知觉异常形成之前,应尽早进行手术矫正眼位,以促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zyysn.com/yimei/6599.html


即时精选
SELECTED-
传统医学的现代践行者-宋光显受邀参加2024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高峰论坛 8个月前 281
-
传统养生文化的践行者-周惠敏受邀参加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高峰论坛 8个月前 216
-
中医文化传承人-陈姿嬴教授受邀参加2024传承弘扬中华高峰论坛 8个月前 227
-
南充肛肠医院教你 如何识别正规医院与非正规医院 8个月前 3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