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阳光消化病医院:肠息肉会“传染”吗?
- 2022-10-20 21:24
- 网络
息肉的“息”
其实就是多余的意思
这种在肠道内表面粘膜上多出来的赘生物
是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
# 01、一人有肠息肉,亲属患肠癌风险高
《英国医学杂志》发表一项研究:家人有肠息肉,直系亲属患结直肠癌风险也会增高。
研究发现,有息肉家族史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,比没有这些家族史的人更易罹患结直肠癌,而且患息肉或结直肠癌的亲属越多、亲属确诊息肉或结直肠癌时越年轻,其自身患结直肠癌特别是早发型结直肠癌(确诊年龄<50岁)的风险越高。
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没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这样明确的危险因素,只要有1位亲属患息肉,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就会比没有息肉家族史的人高43%;如果有≥2位亲属患息肉,结直肠癌风险会进一步升高(79%)。因为肠息肉,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实际上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。
# 02、九成直肠癌源于“息肉癌变”
肠息肉大致分为两大类:肿瘤性息肉、非肿瘤性息肉。肿瘤性息肉,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,在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,终有一天会癌变。而非肿瘤性息肉(主要是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、幼年性息肉等),一般不会癌变,但也不是一定不会癌变,如果这种息肉长得比较大、时间比较久,也有变成肿瘤性息肉的可能。
大肠息肉作为一种常见病,70%以上为腺瘤性息肉,且医学界早已有明确的定论:80-95%的大肠癌(包括直肠癌、结肠癌),是由大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的。
人民网#超9成大肠癌源于息肉癌变#的消息更是登上过微博热搜,大肠癌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三的恶性肿瘤,九成以上大肠癌源于息肉癌变。”
# 03、抓住逆转病情的“黄金十年”
控制癌症发病率的关键在于病因预防,同时也要关注癌前病变发布的“预警”。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癌症,早期症状不明显,随着癌肿瘤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、便血、腹泻与便秘交替、局部腹痛等症状,晚期则出现贫血、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。
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等机构发布的《2015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》统计数据:2015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38.8万例,位居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第三位;2015年中国因结直肠癌死亡18.7万例,位居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第五位。 结直肠癌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恶性病灶有一个较长的过程,大致会经过增生性腺瘤→管状腺瘤→绒毛状腺瘤→早期癌→浸润癌的过程,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约需发展十年。
而这段时间,就是我们阻断结直肠癌的“黄金十年”。
# 04、从“九死一生”到“九生一死”
谈癌色变不如早筛早诊
90%以上的肠癌都是肠息肉演化而来的,这个过程有5-15年;在其癌变之前我们及时做一次肠镜检查,就能很容易发现,并能在肠镜下予以切除。
因此,我们国家指南建议在50岁左右做第一次肠镜,发现息肉并切掉,就等于排除了定时炸弹。
实际上,很多医生更倾向于在40-45岁左右做第一次肠镜更为保险。因为肠癌在早期没有症状,或者症状不易觉察;等到出现明显的典型症状的时候已经不算很早了。
结肠息肉属于癌前病变,早期发现、早期摘除,可以避免息肉癌变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zyysn.com/yimei/4023.html
入秋易情绪低落,仲景逍遥丸疏肝解郁找回“逍遥”状态
秋凉以后,日照变短,人的情绪难免消沉低落。加上自然界草木枯萎,花叶凋落,往往使人触景生情,多愁善感,特别是一些老人,退休独居在家,常会引发凄凉、垂暮之感,产生忧郁、悲伤等情绪变化。 另外,常年在室内工作的
8小时前
聚焦资讯
BRAND
马丹苹简介
马丹苹,女,辽宁人,生于中医世家,从事中医临床近二十年。通晓中医经典,谙熟方药,临床善于辨证施治,因证选方,因方用药,是中医老慢病专家。善治各种老慢病及一些疑难杂症。 受邀中国特色医疗技术交流会担任特邀医
又到“膏方季”,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第九届膏方养生文化节盛大开幕!
摘要: 滋补养生正当时,秋冬防疫有“膏”招,名医义诊为您辨体质,吃得清楚,补得明白。 金秋十月和风送爽,丹桂飘香硕果满枝。在这秋色宜人的季节里,由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指导,上海徐浦中医医院、济德中医馆、慈皓堂中医馆、锦医
纷享生活·东方素养幽洛清,给你安“胃”!
“幽门螺杆菌”会致癌吗?答案是:是的,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经将“幽门螺杆菌”定为一级致癌细菌。但更让人担忧的是,目前我国已经有半数中国人感染或是携带“幽门螺杆菌”。这其实跟我


